您的位置 首页 > 整形整容

崇明校园里的鸟真多啊!湿地公园东滩景点介绍

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近年来,区教育学院协调区内多所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近日,记者来到陈家镇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附属学校,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观鸟”生态教育实践活动。

下午三点半,参加活动的三名八年级学生聚集在校门口,区教育学院生态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耀虎发放观鸟参考书、望远镜、记录表,布置观鸟任务,学校生命科学老师梅娜也到场指导。

在郑耀虎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团在校园里穿行,通过观察和聆听,辨别周围活动的鸟类。在树林、河岸、果园、操场等指定地点,师生在每个地点停留约10分钟,仔细观察并记录该区域活动鸟类的名称、数量、距离、高度等信息。

“墨绿太阳鸟有10只左右,距离10米,高度8米;黑鸟有1只,距离25米,高度10米……”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观鸟者,郑耀虎熟练地在目视观察和望远镜观察之间切换,像“念出菜名”一样讲述所见鸟类的信息,让负责记录的同学有点跟不上。

“墨绿太阳鸟体型较小,上身呈绿色,眼圈为白色,是最明显特征;黑鸟全身黑色,叫声很好听,喙和眼圈为黄色。”郑耀虎注意到同学们对鸟类不熟悉,他一边继续寻找,一边详细讲解,“除了外貌、叫声等基本信息外,不同的鸟类摄食习性也有所不同,会体现在喜欢栖息的树种、喜欢居住的高度上,大家可以一起慢慢学习。”

在河边,一名学生用望远镜“捕捉”到一只白鹡鸰,连忙汇报:“老师,那边有一只黑白相间的鸟,跑得好快啊。”在郑耀虎的带领下,大家查阅手中的《中国野生鸟类手册》,对这种喜爱水边环境的常见鸟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后,几名学生陆续在河边发现了其他白鹡鸰,进一步验证了新认识。

湿地公园东滩图片大全_东滩湿地公园_湿地公园东滩景点介绍

白头鹎、斑鸠、喜鹊、棕背伯劳……走到哪里,都会看到不同的鸟儿。“我对大自然很感兴趣,以前经常观察身边的鸟儿,但总不能全部认出来。”参与观鸟活动的翁子宣说,“没想到校园里有这么多鸟儿,感觉很神奇。”“今天特别开心,在河边的草丛里发现了一只红隼,长相很帅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闫益新补充道,“虽然它飞得很快,但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崇明尤为具有代表性。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也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教育领域的典型活动。经过约一个小时的悉心观察,观鸟队绕着校园走了一圈,记录了近30种鸟类。“因为对生态学感兴趣,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觉得非常充实、有意义。”本次观鸟活动的“记录员”蔡景星说,“一方面认识了很多鸟类,了解了它们的特性、喜好,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我还发现观鸟可以让我‘慢下来’,这是学习之后很好的调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滩学校位于陈家镇,与被誉为生态秘境、鸟类天堂的崇明东滩相距不远。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到东滩湿地公园等地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学校一直推行自然教育,旨在让学生在自然中成长、发展,希望大家都能走进大自然去学习、去实践。”梅娜说,“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力度。”

开展生态教育实践,有利于拓宽青年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是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区教育学院生态教育研究中心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的事业。“简单概括我们的工作,就是‘为生态岛培养生态人’。”郑耀虎告诉记者,多年来,崇明学生因为受到生态教育的熏陶,纷纷选择成为观鸟爱好者或生态领域的志愿者、工作者,从而与家乡崇明结下了新的、珍贵的精神纽带。

“青少年学生是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未来生力军,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专业性强、趣味性强的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一扇生态文明之门。”郑耀虎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校园鸟类生物多样性调查模式,深化与全区中小学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供给,结合科普讲座、观鸟实践、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知识。”

记者:朱元哲

摄影:朱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