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低价”成为最热词。电商平台、直播间纷纷喊出“低价”、“真低价”、“低价”、“最低价”、“全网最低价”等口号,不少人纷纷表示,“如果你经过这个村子,就没有这样的商店。”意思是。
同品牌同型号的电烤箱,有主播在直播间声称,领取优惠券后下单是“最低价”,但某平台自营店的价格却便宜了205.5元。这个“最低价格”;某电商平台胶原蛋白宝(美容品)品牌宣布“双十一”特价4599元,线下会员店购买仅需2999元……
今年的“双十一”可能是史上最激烈的价格竞争。在大量“低价”、“最低价”等口号下,不少消费者反映不知道如何辨别是否是“最低价”、与谁比较等。一些促销活动令人困惑。水。
《法治日报》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价格战下,部分电商平台、直播间存在“一品多价”价差较大、不同时间价格变动较大、实现手续繁琐等问题“最低价格”和虚假宣传。
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享有知情权,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宣传。 “双十一”促销中,部分商家没有明确介绍“最低价”的比较和计算方法,保价服务的排除规则也没有明确标注,极易造成误解,造成购买困难。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违反商业经营诚信原则。
平台直播间拼低价
消费者迷茫又迷茫
“‘双十一’马上就要开始了,哪位姐妹还没找到组织呢?”
“我不允许任何一个姐姐买太多,虽然做导游很累,但是为姐姐们服务是我的快乐!”
随着“双十一”临近,大量网友在某平台上发现了1万多条与“组织”——“双十一”策略相关的笔记,其中大部分围绕“最低价”“抢羊毛”“全折扣策略”、“新平台玩法”等关键词拓展。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加入,互相提醒打折时间,复制购物车,分享消费券,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开启“双十一”购物计划。
消费者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步就是竞争,看看谁的产品更便宜、更实惠。
全网最低价、真正的低价、尾款立减15折、跨店满减、消费补贴……各大平台、直播间、商家都在全力叫嚣,释放自己的坚决争取低价。有主播喊话商品价格:低、低、低、低……这也激发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各个平台、直播间都说自己是‘最低价’甚至是‘全网最低价’,但我也搞不清谁是最便宜的。”居住在北京的32岁妈妈刘婷表示,每年双十一期间囤货很重要。今年“最低价”的口号确实很吸引人,但花哨的玩法和不明确的对比方法让买起来很累,而且不一定能买到“最低价”甚至“低价”的商品。
记者注意到,不少参与促销的产品在前期预售公告中并未标明活动价格或实际价格。这种留下悬念的做法被业内评价为:不仅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还能很好地让平台或商家找到合适的机会,赢得“全网最低价”。 ”。
“毫无疑问,同样的产品价格越低,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因此,比价一直是商家竞争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很多人说,今年双十一的主题是价格竞争。”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表示。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全网最低价”这个词其实由来已久。以前线下销售时被称为“全渠道最低价”。所谓“全网最低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指平台代购商品。购买全部商品,将获得全网最低价;二是限价,限制商品在其他平台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价格,或者平台商家可以通过补贴达到最低价格。
“‘全网最低价’通常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营销说辞,但事实上,大多数用户很难全网、跨平台比较价格。而且,限价本身就违反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庄帅说道。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王女士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她计划今年双十一给宝宝买一些婴幼儿用品。她在两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同款婴儿连体保暖服,发现价格分别为219.9元和239.9元,而在一个直播平台上搜索价格为219.7元。
“这些平台、直播间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是‘低价’、‘最低价’,谁能保证219.7元就是最低价呢?”王女士疑惑地问道。
在记者的调查中,有这样困惑的消费者不少。
有受访者指出:商家打价格战,推出“低价”、“最低价”,消费者自然欢迎,但他们期待的是透明、清晰的“真正的低价”,而不是营销噱头。希望商家多一点诚意,少一点俗套,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一品多价”价差大
买“低价”要看缘分
两部手机,不同的平台不断“闪现”,旁边还有一支笔和一张纸用于记录。
即便如此,北京居民赵爽并没有拿到他最喜欢的产品的“最低价”。
给孩子们准备的一件羽绒服是赵爽今年双十一的必买单品。但让她着急的是,不同平台、直播间都说价值500至600元的羽绒服是“最低价”,但价格相差并不小。有的平台有优惠券折扣,有的直播间有限时折扣。经过多个小时的比较和计算,她确定了“最低价”,但当她准备下订单时,该产品已显示为“缺货”。
同一产品在不同电商平台甚至同一平台不同商家有多种价格销售,价格差异较大。这种现象已多次被消费者投诉。
记者随机挑选了护肤化妆品、女士睡衣、婴儿保暖服、运动鞋、脱毛器等5款产品,观察了11月2日至5日它们在不同电商平台上的价格。 “低价”、“最低价”,但这五款产品在各个平台上都存在价格差异,最大的价差达到数百元。
例如,某款式女士睡衣当天在不同平台上的价格分别为440元、439元和358.9元。某脱毛仪产品,某直播平台显示“售价1?9元”。在购买页面,产品价格显示为1899元,而电商平台旗舰店的价格为1730元。
天津市民张贤的遭遇更加“离谱”。 —— 同一电商平台不同店铺同一商品价格差异较大。这是一款在该品牌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售价2069元的电视机,标有“双十一”促销。张娴下单后,第二天前往平台自营店,发现电视只卖1867元。
“因为是不同的店,所以无法申请价格保护和办理退款流程,我觉得太麻烦了,所以只能承认自己运气不好。”张娴说,当她看到“双十一”促销时,她以为这是“最低价”“价格”,没想到买“低价”产品要看“缘分”。
这一现象在记者对5件商品的观察中也得到了印证,——5件商品在不同时间点的价格存在差异。例如,11月2日,某品牌脱毛仪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为1730元,但4日变成1830元,5日变成1899元。
女士睡衣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11月2日某电商平台价格为439元,4日变为429元,5日变为379元。在另一个电商平台上,11月2日价格为440元,3日变成404元,4日、5日变成401元。
李跃告诉记者,想要拿到“最低价”,需要时刻关注电商平台的动向。 “因为有的平台推出满折优惠,有的平台推出优惠券促销,‘最低价’确实可以是遇上就求不到的。”
她表示,很多产品想要拿到“真正的低价”,只能在平台或直播间“坐稳”,“红包雨”、“充值红包”、“积分兑换”等。消费者需要密切关注平台或直播间的动态。即使得到“真正的低价”,我还是很累。
先涨价再频繁促销
工作半天价格还是一样
在北京读大学的王凡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又经历了一次商家“先涨价后促销”的经历。
“早上20多元,晚上就变成43元,满折后还是20多元。这也是号称‘双十一’的大促销。”王帆说,她打算趁着“双十一”买了一些考研参考书,发现一些产品的价格不断调整,价差巨大,有的价差达到了一倍甚至更多。 “我就这个问题咨询了一家门店的客服,对方表示,‘双十一’活动期间,部分商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但他们也给了我一张10元的优惠券,所以我不介意。”
“先涨价再促销”的情况并不少见。
来自河北的王凯告诉记者,他最近一直在关注某品牌的地坪漆。 10月31日晚,他看到促销价不到100元,但11月2日,“双十一”活动价变成了124元。优惠券后价格为105元。 “先涨价,再打折。但打折后,就比以前贵了。”
北京市民刘静对此也深有感触。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购物的截图:一些平台或商家打着“促销”、“折扣”、“低价”的旗号来诱惑消费者。在大减价开始之前,他们先把商品的价格提高,然后利用闪购、折扣、红包、优惠券等形式降低价格,有的价格和以前几乎一样,有的则降价。更高。
今年“双十一”活动开始前,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的一家门店额外购买了一款护肤品。申购时的价格为253元,但在“双十一”优惠折扣开始前一天价格上涨。至298元,满折后价格仍为253元。在另一家电商平台店铺购买的面霜,购买时售价为209元。在“双十一”满减活动开始前价格涨至239元。满折后价格与日常价格保持一致。
此外,记者在某平台某服装店的商品页面上看到,该商品在“双十一”活动前有“店内优惠”。折扣后价格为329元,“卖场折扣”截止日期恰好是“双十一”活动前,“双十一”满折后价格仍为329元。
有受访者表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很多产品的价格不透明。只有一份优惠后价格,没有活动售价。目前尚不清楚这一降价是真降价还是假降价。
本以为提前交定金就能享受“最低价”的王凯,也被现实“教训”了。他买了6袋狗粮(每袋1.5公斤)。根据“双十一”促销,他在预售阶段支付了60元定金,随后支付了471元余款,但在“双十一”活动第二天就开始了一波销售即11月3日(预售产品尾款截止时间为11月3日0:00),同样的钱可以购买6袋每袋2公斤的狗粮。 “这怎么能让我感到尴尬呢?”
遭遇低价承诺诈骗
消费者可撤销合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其实对预购的商品是否是“全网最低价”以及在哪里能买到“全网最低价”存有疑虑。
“全网最低价”是怎么来的?消费者能否轻松买到“最低价”产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要做到“最低价”或者“全网最低价”,一方面是依靠平台的补贴来吸引消费者到平台购物;另一方面是依靠平台的补贴来吸引消费者到平台购物。另一方面,品牌利用它来减少库存或增加销量。并进行降价促销。
“电商的价格体系本身就比较复杂,首先与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销售规模等有关,不同品牌之间的合作规模会影响品牌对渠道价格的掌控能力。其次,与平台的经营模式有关,分为专卖店模式和自营模式,品牌在平台上开设店铺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是专卖店模式,而自营模式是指。 “品牌把商品卖给平台,平台把商品卖给消费者的商业模式不同,就会导致价格体系的差异。”庄帅分析道。
对于产品定价权问题,某美妆品牌营销负责人陈璐表示,一般来说,品牌会针对不同的渠道、平台形成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如果某个渠道的价格太低,就会影响其他渠道的销售。当两种“最低价格”的说法同时出现时,价格较高一方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尴尬。 “现在一些平台利用补贴打造‘最低价’,大品牌的日子好过,但小品牌的定价能力却被大大削弱,利润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对此,陈银江指出,“全网最低价”的说法不合理、不合法。商家只能保证自家产品近期的“最低价”,“但不能保证别人的价格不会低于你的”。宣传‘全网最低价’涉嫌虚假宣传,涉嫌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如果一些主播和平台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品牌或商家自主定价的权利,这种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涉嫌价格垄断,不仅会损害同类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会减少消费者购买优质低价商品的机会,涉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陈银江表示。根据价格法规定,除涉及国计民生、资源稀缺、垄断的商品外,经营者享有同等权利。自主定价权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定价必须遵循公平、合法、诚信的原则。
“当然,我们需要关注定价过程:龙头商家不能串通操纵价格市场;不得故意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扰乱价格市场;不得故意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他们不能使用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来抬高价格。误导性价格策略欺骗、误导消费者。”陈银江说。
除了“底价”、“最低价”之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商家推出了“买贵付价”服务。不少购物平台表示,平台上所有补贴商品都承诺“商品贵了就补价”。如果产品价格昂贵,平台会用红包补偿差价。
“平台推出‘一分钱一分货’服务时,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地告知消费者该服务的具体规则,包括价格信息、补偿条件等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的信息。”在陈印江看来,总体来说,价格保护机制是对商家的承诺,也是对消费者的保障。关键是商家的价格保护规则必须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相关信息必须真实、全面、准确,不得通过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
陈银江表示,消费者看到商家的保价促销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规则,看清楚保价是什么,保价的具体范围、期限和兑现方式等,否则,如果商家的政策规定了条件或者价格保护期太短,很难达到价格保护效果,事后维权也比较麻烦。
从事消费者维权的律师告诉记者,“双十一”活动期间,商家往往会在促销海报或产品首页上承诺全年“最优惠”、“最低价”。消费者基于这个意思,如果双十一的价格高于平时的价格,那么商家的行为就符合民法典第——条的规定。通过采用欺诈手段承诺低价,消费者购买到了不符合平时价格的商品。优惠的价格。消费者有权解除销售合同并要求商家退货、退款。
(受访消费者均为化名)
用户评论
真的假的?我怎么感觉双十一都买了好多买不起的东西!每次都说最低价,结果根本不是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个很理智的购物者,不会被“最低价”这种噱头骗。还是得做好功课,多比较几家再决定购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几年感觉双十一越来越没诚意了,很多所谓的“lowest price”还不如平时网购便宜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个忠实的小米粉,我每次都期待着小米在双十一的最低价狂欢,希望这篇文章能帮我找到一些真正划算的产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真是太赞了!作为想要买电脑的用户来说,这个深度调查很有帮助。终于可以避开被那些“低到不可能”的价格忽悠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双十一的诱惑真的很难抗拒啊!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理性消费,不要冲动购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只要提前做好功课,对比不同平台的价格,就能找到真正最低价的产品。不用被商家噱头给左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者做的调查很有深度,我特别关注他分析的那些价格差异原因。看来以后还得重视品牌口碑和售后服务,不能只看价格低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网购套路:提前做好攻略,记录好目标商品的价格,双十一期间再比价,最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让我感慨,其实很多时候“最低价”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真要买东西还是要多方比较,不要被骗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双十一就忍不住想剁手一把,但是看了这篇博文,我决定这个双十一要更加理性消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低到不可能”的价格陷阱,这篇文章真是太实用啦!以后我会根据记者的经验,多关注商品评价和来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很多商家确实利用了“最低价”这种词吸引消费者,但其实真实的价格差异并不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让我明白了一点:购物不是为了买便宜的东西,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标题很有冲击力,让我对双十一的“最低价”有了新的认识。真的需要多用心去对比才能买到真正划算的产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双十一其实就是一个购物狂欢节,大家可以尽情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但是要记住理性消费不要过度消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那些“最低价”的宣传更加谨慎了。以后我还是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商家购买产品比较保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双十一真的很热闹,有很多吸引人的活动。但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甄别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