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考后或征兵季,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接受手术矫正近视,获得“自由视力”。然而,手术并不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做的事情。你必须掌握好适应症,这样最终的结果才会让大家满意。
9月24日下午,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举行“良医·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 4位名医——刘全、刘斌、刘红山、朱四平教授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多年,在屈光、白内障、角膜疾病等眼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作室的成立,将有助于解决周边地区“找专家难”的问题。会有帮助的。
中山眼科中心多位名医加盟团队
接受手术的最小患者仅6岁,属特例
我国近视人数已达4亿,患病率为33%。 90%的青少年患有近视,但真正适合屈光手术矫正的人只有约8000万人。这是怎么回事?普瑞眼科集团副总裁、大湾区屈光手术首席专家刘全教授接受采访时介绍,他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了30多年,治疗过很多想要手术的近视患者。对于这些患者,他不仅要开出详细的检查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手术,还要与他们充分沟通,看看他们是否有强烈的手术意愿。 “矫正近视手术是锦上添花,如果患者完全能够接受戴眼镜,我一般不建议他们做手术。”刘泉教授说道。
今天的科普讲座
手术矫正近视的指征还包括18岁及以上、稳定的近视进展以及每年进展小于50度。 18岁这一年龄界限,是考虑到18岁以后视力就稳定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我接诊的最小的患者只有6岁,她的一只眼睛近视达600度而且合并弱视,但另一只眼睛根本不近视,所以不能戴眼镜,即使戴了眼镜也很不舒服,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近视手术对她来说是雪中送炭。 ”。
两眼视力差异大,好处更大
近视手术的另一个适应症是两眼的屈光度差异(相差200度或以上)。刘全教授解释说,并不是说双眼近视度数相同的近视患者不能接受近视手术,而是双眼近视程度不均匀的患者在手术时容易出现眼疲劳,甚至眼痛、头痛等不适。看着物体。对于这部分来说,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手术矫正后获益更大。
其他指征包括:眼部无活动性疾病,如炎症、严重干眼症等;眼部参数符合手术条件,如圆锥角膜不适合;并且体内没有限制手术的疾病。
我们不能盲目期望术后矫正视力能达到1.5。
刘全教授还补充说,如果患者对术后视力矫正结果期望过高,就不适合手术。
他解释说,有些患者期望手术后双眼视力能恢复到1.5,但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手术后不一定能达到1.5视力。比如,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伤口的愈合也会存在个体差异;另外,每个人的大脑皮层对图像分辨率的精细程度也不同。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即使戴眼镜也无法达到1.5的视力。刘全教授表示,根据他多年来处理的手术病例,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矫正为1.2。普瑞眼科近视手术质量标准落实到全生命周期的视觉质量、全视觉场景的视野范围、全视觉(远、中、近)效果。
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李永军表示,刘全、刘斌、刘红山、朱四平四位专家教授工作室的成立,有利于为番禺地区带来优质医疗资源,缓解为基层群众求医难、谋出路。 “专家难”问题让番禺300万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中山眼科教授级别的优质医疗服务,也辐射到粤港澳广大患者- 澳门大湾区。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振奋了!虽然我还没达到需要手术的地步,但一直关注这事儿。 现在知道能解决近视问题的手术不止一种,而且技术这么先进,心里踏实多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不是所有近视眼都可以做手术啊!感觉这个范围还是比较小的,希望未来能够扩大一些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4亿人里有8000万合适手术矫正… 哎,这比例真心太低了啊!那么长时间的近视困扰,居然只能通过药物眼镜来缓解,心里挺纠结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屈光手术就是个“神话”,贵不说,还要看很多因素。现在听专家说那么多选择,是不是真的能帮助到更多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医生,每天都看到因为高度近视导致的后果。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眼科医疗资源投入,让更多人享受到专业的屈光手术服务!不能让近视成为一个负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得太浅了,没说到关键点!比如,不同类型的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和风险有哪些? 哪个更适合哪些患者呢?还有价格的事儿,没有详细说明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专家说了这么多好像也没说清我的问题。我近视一年才5度多一点,可感觉眼睛都干涩模糊啊。 我还应该去哪家医院问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4亿近视,8000万合适手术,这个数字让我感到震惊!看来需要加强眼部护理了,从现在做起避免近视加重才是最根本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就去做过 LASIK 手术,效果是真的不错! 当然手术是有风险的,但是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非常重要。 听完这篇博文的讲解,我觉得我的选择当时是没错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