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会做手术”的机器人:河南仅此一台,身价2000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过完了,班也上起来了,恍惚中还有假期的感觉。
醒醒吧,已经大年初八了。身价两千万的机器人都开始上班了,你还好意思懒着?
身价两千万的机器人大年初八开工
2月12日早上9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手术室内,机器人“达芬奇”穿上膜状手术衣。
“达芬奇”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这台手术机器人身价不菲,达到2000多万元。目前,这样的机器人在我省仅此一台。
“达芬奇”是个超爱干净的家伙。它的“眼睛”等部件需要经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3条机械臂则需要经过134度以上高温杀菌一小时。
“洗白白”准备到位后,“达芬奇”“望穿秋水”地盯着手术室大门。
9点30分,“达芬奇”的“灵魂伴侣”、郑大一附院妇科微创中心纪妹教授如期而至,她们已经联手做了700多台手术,是国内机器人手术量排名前三的搭档。
来到河南四年多,今天“达芬奇”要和纪妹完成的是一台宫颈癌根治术,这是“达芬奇”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台手术,也是它在河南做的第2908台手术。
坐在距离“达芬奇”三米开外的手术无菌区之外的操控台上,纪妹的视野与“达芬奇”视野重合率百分之百。
显示器中呈现放大10倍~15倍的三维立体高清影像,使纪妹能清晰地关注到手术视野中的每一个细节。
戴上操控台上的“指套”,纪妹与“达芬奇”合为一体。
“达芬奇”舞动着状如章鱼的机械臂,开始手术,这是四条可实现540度旋转的可交互式“操作臂”和“镜头臂”,超越了肉眼和人手的局限,能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的手术。
此外,手术中血管破损不可避免,这时纪妹只要踩下操控台上的“脚蹬”,可以秒为单位地实现电凝止血。
2019年,“达芬奇”将迎来两个新同伴
跟“达芬奇”搭档,需要有过硬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外科手术经验,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操作资质。
纪妹是华中地区第一位获取机器人妇科主刀资格的教授,她牵头开展了妇科各类全省首例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熟练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完成包括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手术、子宫内膜癌及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等各种妇科大型疑难复杂手术,并参与编写由国家卫计委制定的中国“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指南。
“1999年我做了第一台腹腔镜手术。”纪妹回忆说,那种震撼程度与她第一次跟“达芬奇”搭伴儿做手术的感觉类似。
你想啊,原本这类手术都要开腹,给人体造成巨大创伤,后来有了腹腔镜避免了巨大创口,但在操作中它是二维平面操作,视野开阔度差一些,容易造成手术盲区。
如今的“达芬奇”具有3D裸眼高清效果,帮助外科医生在狭小的腹腔间隙中进行精准操作,达到在高清微视野环境下的精准开刀,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
来到河南四年多,“达芬奇”曾经和纪妹一起搭档在一天之内完成8台手术。
其中,光给“达芬奇”消毒就得两个多小时,凭着三、四套机械臂,“达芬奇”能精神抖擞地接连上阵。
不过,河南商报记者获悉,郑大一附院2019年将新引进两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预计年内投用。
马上来新伙伴了,孤独在河南与人类医生并肩而战的“达芬奇”将不再孤单,这个消息对它来说,大约也算是新年开工首日的大红包吧。
畅想
机器人会不会打败顶级的医生?
很多人对机器人、对人工智能的关注还停留在阿尔法狗与李世石进行的棋届“人机大战”。
自从机器人打败了全世界顶级的棋手,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机器人会不会打败顶级的医生?
很多人认为,也许有一天可能会。
不过“这一天”还很远,即便智能如达芬奇,也是需要由医生操作手术臂进行手术,并非完全由机器人自己“主刀”。
但人工智能的进步显然超乎了人们的想象。2017年4月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甲状腺肿瘤B超片读片大赛,机器人与人类展开pk,判断肿瘤是良还是恶 ,万名医生中只有5名医生胜出。
今年2月12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发布了一则新闻《厉害了!人工智能能“读懂”病历,或将能像医生一样“思考”》。
这则新闻报道显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夏慧敏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康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医疗数据智能化应用团队联合人工智能研究和转化机构研发的“辅诊熊”人工智能诊断平台,可通过自动学习来自56.7万名儿童患者的136万份高质量电子文本病历中的诊断逻辑,并应用于诊断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准确度与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相当。
人工智能具备了医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够“看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即读懂病历中的文本信息。
纪妹跟达芬奇搭档已有四年时间,对“达芬奇”的能力了解至深——它不但能在妇产科工作,还能在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开展工作。甚至胸外科、心外科等外科病人的手术,它一样可以胜任。
在她看来,机器比人可靠,机器比人类更精准,机器不会疲劳,随着算法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人工智能的水平会越来越高,会从现在的帮助人类做判断演变到代替人类做判断。这个趋势是不可逆、不可抵挡的。
机器人何时能真正独立走向临床?我们这代人或将成为传奇的见证者。
(首席编辑 徐驰 实习编辑 熊子文)
用户评论
太厉害了!医疗技术发展这么快,河南居然有这先进的操作室!将来可不用担心医生 shortage 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2000万也太贵了吧?这机器能做所有手术吗?还是只有特定类型的手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未来啊,医生变成看数据调机器人操作官了,有点恐怖。不过想想也挺方便的,手术精准度应该更高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贵的机器人用来做手术不怕出错吗?万一出问题人还不得负责任来算啊!还是传统的手术稳妥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机器人只能在河南用吗?其他地方的人能不能体验一下这样先进的技术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售价真的太高了,很多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医疗费用。会不会因为机器人的存在,更加扩大了治疗格差问题呢?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机器人还不如专门请外国专家过来给病人做手术。毕竟技术和经验还是人才是最重要的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能早日看到这台机器人在全国推广应用,让更多患者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台机器人还能学习和进步,未来会越来越智能化,甚至能代替医生独立完成一些手术。真是不敢想象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2000万买一台机器人的确有点贵,但如果真的能让手术更加安全、精准,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把它看作是科技发展的巨观之举!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未来机器人做医疗会越来越常见了。希望这些机器人能真正的帮助到人们,而不是被过度市场化利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这块儿人才真棒!开发出这么先进的机器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去别的省治疗手术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2000万买一台机器人只能做特定手术吗?我觉得没必要花这么多钱,还是把资源投入到研究更广泛适用性的手术机器人比较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这种"会做手术"的机器人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是生命的关乎啊,机器做得再精密也无法完全替代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00万买一台机器人还不如好好建设一下医院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很多普通百姓根本没得考虑这个机器人的存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台“会做手术”的机器人能够真正造福人民,让更多人获得更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河南有这么先进的医疗设备ほんと替那些生病的人感到高兴!希望这种技术能够推广到全国各地,早日达到全民共享的目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